
文丨何文新
“暴君”马斯克,又雷厉风行地干了两件事:
其一是,完成一场不到24小时的“闪电”中国行,助特斯拉拿到了汽车数据安全认证,高级辅助驾驶系统(FSD)有望被批准。
这个巨大利好消息让特斯拉股价大涨15.31%。创下三年单日最大涨幅,特斯拉市值暴涨6800亿元,马斯克身家也暴增2700亿元。
其二是,在马斯克回到美国后,特斯拉在凌晨发布邮件,决定解雇包括超级充电团队以及新产品开发部门在内的500人,包括两个部门负责人Rebecca Tinucci以及Daniel Ho。
这是特斯拉今年“节省成本与人员削减计划”的延续。今年4月中旬,特斯拉开启了第四次大裁员,马斯克宣布将在全球裁掉10%的员工,约1.4万名员工将被解雇。
“这将使公司保持精简、创新并进入下一个增长周期。”马斯克在邮件中称。据媒体报道,这次裁员波及特斯拉全球业务,而销售人员是“重灾区”。此前国内媒体也报道称,称特斯拉已经在销售门店沟通裁员相关事宜,赔偿金额为“N+3”,但不是所有被裁员工都顺利地拿到赔偿。
但这次解雇整个超级充电团队的消息传出后,外界出现特斯拉此次裁员是否裁到“大动脉”的质疑。
冲击北美电车市场
一直以来,特斯拉的充电网络在北美一骑绝尘,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基础设施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快速充电网络。但此次裁员,特斯拉几乎宣布要放弃在这个领域的优势。
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:“特斯拉仍计划扩大超级充电网络,只是新地点的扩张速度会放慢,会更关注100%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现有地点的扩张。”
与此同时,业内也在担心,特斯拉解雇超级充电团队的决定,将对美国整体电车市场造成冲击。
去年,特斯拉推动的北美充电标准(NACS)在推广上取得重大进展,特斯拉开放充电网络,包括通用汽车、福特、沃尔沃、宝马集团、现代等汽车品牌都在宣布将在北美地区采用NACS标准。
因此,此次特斯拉裁员计划是否会影响已经与其签订了NACS协议的其他汽车品牌,目前不得而知。
另一方面,虽然马斯克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称,“我们将在任何有缺口的地方增加超级充电桩。”但仍有分析师认为,马斯克的裁员举动将减慢北美电车基础设施部署的步伐,最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,抑制北美电车销量增长。
事实上,高价格、充电桩、混淆的税收减免政策已经导致电动车在美国的销量出现放缓。美国汽车行业研究机构KBB数据显示,去年第四季度,美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40%,增幅明显低于前两个季度;美国电动车市场幅已经放缓。
不过,也有一些声音表示理解并认同马斯克的计划,因为裁员是目前重压下的特斯拉必须要走的一步棋。
近日,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,让资本市场“大失所望”:
营收方面,特斯拉一季度营收213.01亿美元,同比下滑8.69%,环比下滑15.36%,这是特斯拉自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。
利润方面,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为11.3亿美元,同比下滑55.07%。
交付方面,一季度,特斯拉全球交付新车38.6万辆,同比下滑8.5%。这是特斯拉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破40万辆交付。
现金流方面,报告期内特斯拉自由现金流为-25.3亿美元,而上季度为20.6亿美元,这是特斯拉自2020年之后再次出现负数。
在销量业绩下滑的压力下,特斯拉也决定开源节流,聚焦主营业务。据外媒报道,估计特斯拉去年的充电业务收入仅为17.4亿美元,占到总收入的1.5%。因此,砍掉超级充电团队,对于“暴君”马斯克而言,并不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决定。
充电桩已经饱和了?
另一个疑问是,特斯拉砍掉超级充电团队,是否意味着目前的充电桩已经能满足用户的需求?
今年年初,特斯拉官方宣布全球超充桩数量达5.5万个。在中国大陆,“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已经 100% 实现中国大陆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覆盖,包括珠峰和漠河”。
去年12月26日,特斯拉宣布,中国大陆第1万个超级充电桩落户上海东方明珠脚下。彼时,特斯拉已在中国大陆建设开放超过1500座超级充电站、1万个超级充电桩、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、19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。
在国内,充电桩、充电站建设,已经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军备竞赛。
国内造车新势力中,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投入使用386座理想超充站,拥有1678个充电桩;蔚来官方宣布,截至今年3月累计布局换电站2397座,充电桩21800根。此外,蔚来换电联盟也有了长安、吉利等车企加入。
而和美国不同的是,我国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。
去年6月,发改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到2030年,基本建成覆盖广泛、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、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,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。
我国充电桩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:2023年,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92.9万台,同比增加42.7%;新增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245.8万台,同比上升26.6%;高速公路沿线具备充电服务能力的服务区约6000个,充电停车位约3万个。在公共充电桩中,快充桩数量占比已提升至44%。
截至2023年底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859.6万台,同比增长65%,“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、辐射面积最大、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”。
近日,交通运输部举行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,已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,目前累计建成充电桩2.36万个。
随着标准统一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推进,不仅将大大缓解用户“补能焦虑”,也将缓解车企自建充电桩、充电站的压力。
事实上,已经有车企转变了“宣传口径”。比如车圈流量密码小米SU7,就在发布会中强调,累计测试超2000款不同型号的充电桩、覆盖全国超99%充电运营商,总计 18900 根。三方充电桩兼容性达到99%以上。
因此,马斯克在中国行之后迅速宣布裁掉整个超级充电团队,这个时间节点也让人忍不住联想,我国充电桩建设速度将满足特斯拉等电动车发展需求?
而裁员后,外界猜测,特斯拉将把重心集中在人工智能研发和提升特斯拉在全球的销量。
特斯拉最新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个猜测:今日有消息称,特斯拉SVP朱晓彤将回归特斯拉中国,恢复中国区副总裁职位,看似“降级”,但实际上朱晓彤将“坐镇”FSD在中国落地以及“振兴”特斯拉在中国销量。